產(chǎn)品描述
家常食用兔頭可以健腦益智
生活與美食常常是密不可分的,我國有非常多的美食唄人們津津樂道。比如全國各地的海鮮、內(nèi)陸地區(qū)的羊肉、牛肉,還有地方特色美食,每當休閑的時候,作為家庭主婦,常常喜歡動手給家人做一些特色小吃。比如兔頭就是非常受人們喜歡的一種特色美食,兔頭可以烹飪出多種口味的吃法。
兔頭在我國的四川成都和山西大同是非常出名的,是一道漢族特色小吃。兔頭有多種專門的吃法,通常有麻辣,五香兩種口味,具有骨頭多,肉少,越吃越香等特點。吃兔頭專門的叫法為“啃”,“啃兔兒腦殼”在當?shù)胤窖灾幸灿杏H嘴的意思,是一種樂趣多多的美食。
兔頭的功效與作用
兔頭之所以受人們喜歡,首先是因為它的美味和吃法獨特,其次是因為兔頭的保健功效非常好,對于人們來說,常吃兔頭可以幫助養(yǎng)胃健胃、養(yǎng)肝護肝、增強記憶力、降血壓、降血糖、美白、養(yǎng)顏、有助發(fā)育。對于正在大腦發(fā)育期的青少年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來說,吃兔頭可以幫助提高記憶力,因此有補腦健智的好處。
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以經(jīng)常吃兔頭,幫助預防此類疾病。經(jīng)常食用可保護血管壁,阻止血栓形成,對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患者有益處,并增強體質(zhì),健美肌肉,它還能保護皮膚細胞活性,維護皮膚彈性,而常吃免肉,有祛病強身作用,因此,有人將兔肉稱為“保健肉”。
兔頭有什么食用禁忌
雖然我們在上面講到,兔頭是非常適合幫助人們補腦健智的,但是,兔頭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吃,而且兔頭只有在農(nóng)歷8-10月深秋較好吃。其他時候的兔頭傷人腎氣,易損元陽。并且孕婦及陽虛、小兒痘出者禁吃、脾胃虛寒、腹瀉便溏者盡量少吃;
兔頭在烹飪的時候,也有非常多的禁忌,對于經(jīng)常喜歡吃兔頭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,兔頭忌與白雞肉、肝臟、心臟、桔、橘、芥末、姜、芹菜、小白菜、獺肉同食;補病肝時,不能使用多油、烤炸等上火燥熱的方式進行烹調(diào)。
兔頭對于青少年、老人都是非常適合的食物,可以幫助健腦益智,有助于促進大腦發(fā)育、提高記憶力。兔頭還可以幫助人們增減體質(zhì)、美容養(yǎng)顏,吃兔頭的好處是非常多的,因此,兔頭適合人們經(jīng)常食用。但是我們還要提醒大家,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兔頭,而且兔頭也有一定的烹飪禁忌,大家可以在食用的時候參照上面的介紹,以免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。
正宗兔頭的做法?
原料:速凍鮮兔頭5000g,干辣椒400g,姜塊100g,蔥結(jié)120g,八角20g,三奈10g,桂皮8g,小茴香10g,草果10g,花椒50g
,丁香5g,砂仁8g,豆蔻12g,排萆5g,香葉3g,精鹽200g,味精50g,硝鹽1g,紅曲米50g,料酒100g,鮮湯5000g,精煉油
2000g
做法:
(1)兔頭的初步加工
將兔頭解凍,沖洗干凈后,加入姜塊50g、蔥結(jié)50g、精鹽100g及料酒、硝鹽拌和均勻,腌漬碼味12小時取出,用清水洗凈,
然后放入沸水鍋中氽一下?lián)瞥龃谩?
(2)制辣味鹵汁
①干辣椒剪成節(jié);八角、三奈、桂皮、小茴香、草果、丁香、砂仁、花椒、豆蔻、排萆、香葉等用清水稍泡,瀝水;紅曲米
入鍋,加清水1200g熬出色,然后瀝去渣,留汁水待用。
②凈鍋上火,放入精煉油燒至三成熱,下入干辣椒節(jié)、香辛料及剩余的姜塊、蔥結(jié)稍炒,摻入鮮湯及紅曲米水,調(diào)入精鹽、
味精燒開后,改用小火熬2小時,至溢出辣味、香味后,即成辣味鹵汁。
(3)鹵制
把初步加工好的兔頭放入燒開的辣味鹵汁中,用小火鹵制1小時,然后關(guān)火;讓兔頭在辣味鹵汁中浸泡30分鐘,隨后撈出晾
冷,斬件食用。
制作關(guān)鍵
1.兔頭一定選用速凍去皮的為宜,不宜選用帶皮的兔頭。這是因為帶皮的兔頭不易入味,且成菜不美觀(毛難去盡);一定要
先經(jīng)腌漬、焯水后再鹵制,否則腥味較重。另外,腌漬時放硝鹽,鹵出的兔頭才會色澤淺紅,風味較佳;但切忌加入過量硝
鹽,以免對人有害。
2.干辣椒以選干小米椒為好。因這種辣椒色紅油亮,辣味較重。辣椒剪成節(jié)后,還應保留辣椒籽,因為辣椒籽也有增加鹵汁
香味的作用。炒制干辣椒時,宜重放精煉油,稍炒即可(切忌炒焦),摻入鮮湯煮制后,方可突出其“勁辣”風味。
3.鹵麻辣兔頭的店大都聲稱用了幾十種香辛料,其實據(jù)測試得知,香料的種類不在于多,主要的香料的配比要正確,多一樣
少一樣都不行。
您是第3143692位訪客
版權(quán)所有 ©2025-09-26 魯ICP備2025140198號-1
山東儒成食品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(quán)利.
技術(shù)支持: 八方資源網(wǎng) 免責聲明 管理員入口 網(wǎng)站地圖手機網(wǎng)站
微信號碼
地址:山東省 濟寧 嘉祥開發(fā)區(qū)
聯(lián)系人:葛經(jīng)理先生(經(jīng)理)
微信帳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