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描述
鵪鶉屬雉科,體型小,但營養可不小。作為野味的一種,其營養價值之高,可以被稱為動物界的“人參”。下面,微微健康網小編為大家介紹鵪鶉的營養價值,大家不妨來了解吧。
鵪鶉既有鮮美的味道,又有著豐富的營養。鵪鶉肉中富含蛋白質,含量高達22.2%,另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以及卵磷脂、激素和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。
它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膽固醇食物,特別適合中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病、肥胖病患者食用。與公認營養價值高的雞蛋相比,鵪鶉蛋的營養價值更高。它的蛋白質含量比雞蛋高30%,維生素B1高20%,維生素B2高83%,鐵含量高46.1%,卵磷脂高5~6倍。所以鵪鶉蛋對于貧血、營養不良、神經衰弱、慢性肝炎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均有補益作用。
祖國醫學認為,鵪鶉肉、蛋性味甘、平,功可補五臟,益中氣,利水消腫。因此,鵪鶉又有“動物人參”之稱。
應用實例
1.小兒疳積:鵪鶉1只治凈,加少量油鹽蒸熟,早晚各食1次,連吃5日。
2.過敏反應:鵪鶉蛋1個打破生飲。
3.解乏提神:新鮮鵪鶉蛋3個,打破去皮攪勻,用沸水沖沏。于每日早晨空腹時飲下。
4.防治老年斑:水發銀耳50克,鵪鶉蛋3個煮熟,加入少量黃酒、適量味精、鹽,以小火煨燉,熟爛后食用。
5.消化不良:鵪鶉1只,去毛及內臟,加黨參15克,淮山藥50克,共煮食。
6.痢疾:鵪鶉1只,去毛及內臟,赤小豆30克,生姜幾片煮熟食用。
7.腎炎水腫:鵪鶉2只,治如常法,加酒少量,不加鹽,燉食。每日1次,連用1周。
8.久咳:鵪鶉1只治凈,加紅糖、黃酒適量,煮熟食肉喝湯。
9.神經衰弱:核桃肉15克放入鹽開水中浸泡,枸杞子10克清水泡后上籠蒸5分鐘,鵪鶉蛋12個用文火煮熟,去殼后撒上干生粉。再將鵪鶉蛋和核桃肉放入油鍋內炸成金黃色,把枸杞子、番茄醬適量等調味品加入即可服食。隔天1次。
10.胎衣不下:鵪鶉蛋2個,米醋100毫升,人參6克(另燉)。將醋與參湯一起煮沸沖蛋花服。
鵪鶉(學名:Coturnix coturnix),古稱鶉鳥、宛鶉、奔鶉,又名鶉、紅面鵪鶉、赤喉、紅腹鶉,體長18厘米,體小而滾圓,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,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。雄鳥頦深褐,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,緊貼皮黃色項圈。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。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。常成對而非成群活動。主要吃雜草種子、豆類、谷物及漿果、嫩葉、嫩芽等,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及幼蟲,以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等。分布于歐洲、非洲、亞洲北部、中部、西部和南部等。
體形特征:
體長約16cm。形似雞雛,頭小尾禿。嘴短小,黑褐色。虹膜栗褐色。頭頂黑而具栗色的細斑,*冠以白色條紋,兩側也有同色的縱紋,白嘴基越眼而達頸側;額頭側及頦、喉等均淡磚紅色。上背栗黃色,散有黑色橫斑和藍灰色的羽緣,并綴以棕白色羽干紋;兩肩、下背、尾均黑色,而密布栗黃色纖維橫斑,除尾羽外,并都具有藍灰色羽絲緣;背面兩側各有一列棕白色大形羽干紋,級為鮮麗。兩翼的內側覆羽和飛羽淡橄欖褐色,雜以棕白色黑緣的細斑;初級飛羽大多暗褐而外翈綴以銹紅色橫斑。胸栗黃色,雜以近白色的纖細羽干紋。下體兩側轉栗色,散布黑斑,并具較大的白色羽干紋,至下脅尤形寬闊而顯著。腹以下近白。腳短,淡黃褐色,無距。
雄性成鳥(夏羽):額部幾全為栗黃色頭頂、枕部和后頸黑褐色,羽端深栗黃色;*具一條狹窄的白色冠紋。眉紋白色,從前額后達頸部;眼圈,眼先和頰部均赤褐色;耳羽栗褐色。上背為淺的黃栗色,具黃白色羽干紋;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,多具兩端尖的淺黃色羽干紋;內外翈具黃褐色波狀細橫斑;肩羽亦然。兩翅大部為帶淡黃的橄欖色,雜以黃白色橫斑;第一初級飛羽外翈狹,緣以淡黃色,其它初級飛羽的外翈均具淺赤褐色波狀橫斑;次級飛羽的內外翈亦具同色橫斑,向內轉淺。尾羽黑褐色,具白而略帶淺黃色的羽干紋和羽緣,并具赤褐色橫斑。頦、喉和頸的前部赤褐色,與頰部和眼先的赤褐色連在一起;從頸部開始,伸出一個黑褐寬條,沿中線至喉部*,擴大成黑褐色錨狀紋,兩側向上延伸,幾與耳羽連接。上胸灰白沾栗,羽干白色;頸側和胸側黑褐,雜以栗褐色,并具明顯的白色羽干紋;兩脅栗褐,雜以黑色,具更寬的白色羽干紋;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灰白。
雄性成鳥(冬羽):從頭頂至后頸前部,栗黃色羽緣較夏羽為寬,黑褐色大都被遮蓋著。背部前為淺黃褐色,向后大都黑褐色,黃白色羽干紋較夏羽發達;翅和尾的羽色幾與夏羽相同。頦及喉部上方的羽片變長,末端變尖;此兩部的羽片白色,雜以栗色;頦及喉部*具一個不明顯的褐色錨狀紋,兩側翹起部分轉為黑褐色,直達耳羽;喉部下方白色;前頸與上胸交界處有一淺栗黃色圈(*約6毫米寬);上胸淺黃色;具白色羽干紋。兩脅白,雜以栗黃色的寬闊縱紋,并具黑褐和淺黃色相間的橫斑;腹白色。
雌性成鳥(夏羽):與雄鳥冬羽相近似,但頦和喉的羽不變長,羽端圓形,淺灰黃色;頸側亦淺灰黃色,羽端黑色;上胸黃褐色,具左右并排的黑斑,或連成黑色縱斑塊。
雌性成鳥(冬羽):與雌鳥夏羽相近似,但頦和喉上方的羽片變長,羽端變尖,亦淺黃色。背部黃褐色增多并加深。上胸斑點黑褐,而沾栗褐色。胸側和脅部黃褐色增多,具寬闊的白色羽干紋,黑褐色幾乎消退。
生活習性:
鵪鶉一般在平原、丘陵、沼澤、湖泊、溪流的草叢中生活,有時亦在灌木林活動。喜歡在水邊草地上營巢,有時在灌木叢下作窩,巢構造簡單,一般在地上挖一淺坑,鋪上細草或植物技葉等,巢內墊物厚約1.5厘米,很松軟,直徑約10厘米,產蛋7~14個,卵呈黃褐色。具褐色斑塊,蛋平均大小為 30 × 24毫米。鵪鶉主要以植物種子、幼芽、嫩枝為食,有時也吃昆蟲及無脊椎動物。受驚時僅作短距離飛翔,又潛伏于草叢中。遷徙時多集群。
您是第3142190位訪客
版權所有 ©2025-09-26 魯ICP備2025140198號-1
山東儒成食品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.
技術支持: 八方資源網 免責聲明 管理員入口 網站地圖手機網站
微信號碼
地址:山東省 濟寧 嘉祥開發區
聯系人:葛經理先生(經理)
微信帳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