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描述
毛肚,是指牛的瓣胃,也稱百葉肚,俗稱牛百葉。
毛肚火鍋天下聞名,南來北往的客人來到重慶,若不品嘗毛肚火鍋,定是一件在為遣憾的事。重慶、成都兩地的街頭、巷尾,火鍋店家難以勝數。無論是肅殺寒天,還是三伏暑日,倘邀親朋友好圍爐而坐,熱氣騰騰、大汗淋漓地品嘗這麻辣鮮香燙的毛肚火鍋,其間快樂,難以言喻。
中國的火鍋種類多,歷史悠久,對于它的起源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但對毛肚火鍋的起源看法卻比較一致。四川屬多民族的省。川東、川北都有藏民聚居區。那里畜牧業發達,藏民宰殺牛羊不食臟器(多為毛肚),于是拋入江中。那些江邊下力的碼頭工人和衣食無著的窮苦人,便撈來這些“臟器”,在江邊支上一口鍋,點上一把火、再放入一把辣椒,窮哥兒圍坐著靠辣椒和火驅寒取暖。他們等不及熟透,趁熱匆匆吞入,以解負腸。這種吃法,后來逐漸被世人接受,市井間就出現了經營毛肚火鍋的攤點、飯館。
這種說法正確與否姑且勿論,總之后來幾經改革,毛肚火鍋的主料不僅限于牛臟器,雞鴨、海鮮、山珍、水產、鮮蔬、豆制品甚至午餐肉也可。佐料在辣椒之外,大為增添,口味日益鮮美,成為一方名食。毛肚火鍋既可三二朋友相聚小品;亦可上大宴作座湯;還可以作為一種專門宴席的方式存在--火鍋宴。
作為一種飲食文化,毛肚火鍋既是“陽春白雪”,又是“下里巴人”,可謂貧富兩便、雅俗共賞。成都毛肚火鍋起步在重慶之后,但近年來奮起直追,發展迅猛,已與重慶并列稱雄,各有特色。重慶的火鍋刺激性強于成都,更講究痛快正宗;成都火鍋卻偏重于情趣,喜愛以海鮮、雞鴨入饌。
成都都江堰南橋一家名曰“吞之乎”的火鍋,在文化情趣方面表面得尤為充分。古樸典雅的店堂,墻上懸掛著書法繪畫。店堂正中一副對聯格外醒目:“乎不吞之;然則所以”。即是老百姓招呼語的雅說:吃了么?吃了便曉得味道。旨在從平凡中見新意。吞之乎的菜譜更是富有詩意:金針菇稱之為“海上芭蕾”,鵝蹼叫“出水芙蓉”,雞翅叫“雁南飛”,海帶叫“綠色的書箋”……當你拎起一塊“朱砂玉印”(鴨血),吃著九曲回腸的鴨腸,手搖“薛濤宮扇”(玉蘭片),欣賞著“王羲之的漏筆”(鴨舌)之時,你定會被這具有陽剛之氣的火鍋,和這詩情畫意般的氛圍所感染,留下深刻印象。詩人公劉來川時曾慕名光顧過這家火鍋店,對成都火鍋的“雅”備加贊賞。
成都毛肚火鍋不但雅,而且很有氣派。著名的“皇城老媽火鍋”、“獅子樓火鍋”、“楊火鍋”、“秦王火鍋”、“大富豪火鍋”、“小天鵝火鍋”、“三棵樹火鍋”等火鍋店,規模這大,客源之多,令人驚嘆。單拿皇城老媽火鍋來說,新蓋的中西合璧式三層樓房,裝飾富麗典雅,可溶兩百多客一次入座,一樓大眾餐,二樓有雅間,三樓盆景似花園,一天輪轉四五次都座無虛席。來客要入席,有時還需預約。從服務、衛生、坐場、管理、口味、菜肴質量等方面看,儼然是大賓館的氣派。
成都毛肚火鍋在保持傳統調味的基礎上,一些餐廳往往利用自己的優勢標新立異,推出海味、素味、雞味火鍋。其中成都市禽蛋公司鳴園餐廳的雞味火鍋,就很有特色。一頓火鍋,雞的各個部位分而食之。雞之鮮美與火鍋之刺激實在是完美的結合。1990年12月雞味火鍋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優質火鍋”的稱號。1992年6月皇城老媽火鍋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為成都名火鍋之首。
您是第3138466位訪客
版權所有 ©2025-09-26 魯ICP備2025140198號-1
山東儒成食品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.
技術支持: 八方資源網 免責聲明 管理員入口 網站地圖手機網站
微信號碼
地址:山東省 濟寧 嘉祥開發區
聯系人:葛經理先生(經理)
微信帳號: